【美国华视讯】走进湖南省临湘市羊楼司镇十三村酱文化博览园地下古酱窖,只见8000多个酱窖坛子整齐码放两侧,近2000米长的窖洞四通八达,宛如一道逶迤蜿蜒的地下长城。沿着醇和芬芳的酱香味行至末端一石室,由陶艺大师雍起林亲手所铸的“镇窖之宝”天下第一坛映入眼帘,其高逾两米,与身后众小坛一起,呈蔚然大观。
9月11日,参加“行走中国·2023年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岳阳行”的12国华媒代表走进湖南临湘,近距离了解千年古酱料的蜕变与新生,感受湖南舌尖上的“非遗”。
十三村酱菜历史悠久,制作技艺独特,最早可追溯至三国时期。相传东吴大将黄盖曾屯兵下隽县地,以“村”为建制,设十三个村,将士们闲时务农,在村内开荒种地,以当地土著人所传秘法,将蔬菜腌制后放入土坛、藏入窖中,经七七四十九天后取出,其色鲜味香,品之口舌生津,后流布于以湖南临湘为中心的湘鄂赣毗邻地区。
2009年2月,临湘十三村酱菜制作技艺经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确定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当地价值极高的文化品牌。如今,十三村酱菜制作已实现传统手工艺加机械化生产,产品种类也由最初的腌制菜品发展成为以香菇、龙虾等为主打的酱料,远销中国各地与非洲十余个国家。
离开地下古酱窖,入眼是爬满青翠薜荔果藤的厂房墙壁,环顾四周,银杏、香柚、柿子等树木分布有序,檐下百余只鸟笼间次排布,临之如在世外桃源;工人在厂房内制作原味腐乳、香菇酱等酱菜,俨然一幅现代化“生态工厂”新图景。
“不仅工厂生态,十三村的发酵工艺同样原生态。”全国道德模范、湖南省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武介绍,尽管通过科技手段可缩短发酵时间、争取更大经济效益,但十三村依旧保留了人工熬制酱料与自然发酵的环节,酱菜从装坛发酵到装罐售卖,至少需经半年以上的时间洗礼。
“产品品质是品牌形象之基。”在李国武眼中,十三村酱菜不仅是道美食,更是文化象征。因而,增进民众对酱菜背后故事的了解、使消费者心甘情愿地为舌尖上的“非遗”买单,就显得格外重要。
为此,十三村走上了生态文旅发展之路,把酱菜制作生产场景、工艺流程、厂区人文等工业景观变为旅游资源,使十三村非遗工坊不再是单一的食品加工厂,更是岳阳市首个集三国文化、农耕文化、酱文化、道德文化于一体的3A级景区工厂。
“我们做文旅结合,最重要的是将文化做透,让游客能在第一时间内感受到非遗文化、农耕文化与生态文化的魅力,让十三村品牌越做越响。”李国武说。
十三村还以“传帮带”的形式培养了1名岳阳市级传承人、2名临湘市级传承人、15名一般性传承人与20余名高级制酱师,为十三村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以往酱菜以咸口为主,并不受年轻人青睐。”为扭转年轻人对酱菜的刻板印象,十三村酱菜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黄小霞积极求变,在保留酱菜传统风味的同时,加入了更多物料元素,使“万物皆可酱”成为现实,研制生产出诸如龙虾酱、鲍鱼酱等一批受年轻人喜爱的酱菜。
十三村还以“传帮带”的形式培养了1名岳阳市级传承人、2名临湘市级传承人、15名一般性传承人与20余名高级制酱师,为十三村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以往酱菜以咸口为主,并不受年轻人青睐。”为扭转年轻人对酱菜的刻板印象,十三村酱菜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黄小霞积极求变,在保留酱菜传统风味的同时,加入了更多物料元素,使“万物皆可酱”成为现实,研制生产出诸如龙虾酱、鲍鱼酱等一批受年轻人喜爱的酱菜。
恰逢开坛,十三村内酱香满盈,引得游人不住张望。据了解,依托酱菜制作技艺,十三村工坊景区有效带动了当地民宿、餐饮、农副产品销售蓬勃发展,让近2万人吃上旅游饭,为当地村民增加收入近200万元,形成了社会增效、农民增收、集镇增景的良好态势。这份独特的酱菜制作技艺横跨千年,一如滋养着三国将士那般,养育着当地一方百姓。
加评论